-
针灸治疗头疼的所有方法都在这里了
2020-07-13 01:04:5558 ℃ -
针灸治疗头疼的所有方法都在这里了
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,有很多的人都会有头痛的症状,就是头痛为临床的常见病,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医生,医生会告诉你头痛的种类非常多,不知道,我们这种头痛属于什么样子的,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中造成头痛的原因都是不相同的,那么针灸可以治疗哪些引起的头痛呢?针灸治头痛的方法有哪些吧?累头痛都可以治疗,就让我问大家一起来介绍一下怎么治疗的吧。
引起头痛的原因颇多,但不外虚实二端,每类头痛根据其部位的不同,又可分为若干类型。
一、实证
(一)前额头痛
(1)全前额痛
主要症状:全前额头痛下午加剧,并有其它胆热症状。
分析:本病乃由素有实热,又复风热之邪侵犯阳明及少阳,以致局部经气不畅而发为前额头痛。此为阳明、少阳俱病之证。由于阳证甚于阳时,故头痛下午加剧。
取穴:主穴一一头维。
配穴一一外感诱发,兼头晕者,加刺风池;热盛上壅,面色潮红者,加刺合谷;兼目赤、目胀者,加刺太阳。
刺法:头维向上沿皮刺。太阳可放血少许。刺后留针10~15分钟,应提留(即针下得气后,稍提动针柄后留针,此手法可利于散邪)。
穴意:头维属足阳明经,又为阳明与少阳之会穴。又可通过阳明本经直达督脉之神庭,故针刺头维其作用可达全前额部,所以古人有“前额属阳明”之说。
由于本病阳明、少阳俱病,故刺头维时针尖宜向上,即迎胆经而刺。这样既泻阳明,亦泻少阳,有刺一穴而泻两经之效。
风邪重者加刺风池以散风。阳热上壅者加刺合谷以泻热解表。由于眼睑及目眦属小肠,故目疾导致之前额痛加刺太阳可泄小肠之实热(因太阳为奇穴,近小肠,亦有将其划归小肠经者)。
(2)眉心痛
主要症状:痛在印堂上前额处,有时向左额角或右额角放散,起床后痛剧,下午略轻,汗后痛减,多见于鼻疾。
分析:本病乃由风热之邪袭扰于督脉及手足阳明之脉所致。
取穴:上星,迎香。
配穴:同全前额痛。
刺法:点刺(针下得气后,稍事催气,立即出针以利散邪)。
穴意:诸阳经皆会于督脉,上星属督脉,通达眉心,故刺上星可泻诸阳经之热。迎香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,足阳明经可通过头维、神庭以达眉心,故上星、迎香相配治眉心痛常获捷效。
(二)偏头痛
(1)神经性偏头痛
主要症状:痛在耳上前方颞颥部,痛甚则波及耳目,按之痛减。
分析:该病乃由风邪袭于足少阳经所致。足少阳经行于头角,通于耳目,故邪袭少阳则病偏头痛。
取穴:丘墟。
配穴:同全前额痛。
刺法:直刺入骨缝中,提留,留针15~20分钟。
穴意:丘墟为胆之原穴,专治脏腑及其表里经之病。另外丘墟在足,用以治头目病,正合“上病下取”之意。
(2)三叉神经痛(第一枝)
主要症状:额角上方痛剧,且放散至眉心、面颊及牙齿,甚则触及头皮、头发亦使痛增,进食或有精神刺刺激头被风吹时疼痛亦增。
分析:风热之邪结于头角,以致经气郁闭故痛甚。
取穴:至阴。
刺法:点刺后少留针5~10分钟,或痛减即出针。
因久留针者意在通经,不留针或少针者意在散邪,此为风热所致故以少留针为宜。
穴意: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始点,足太阳之经脉及经筋皆起于至阴而达于“头角”,而头角正恰当三叉神经第一枝所至之处,故远道取至阴可治头角痛。因此《肘后歌》也有“头面之疾取至阴”之说。
另外,足太阳经“根于至阴。结于命门。命门者目也”,故针刺至阴可以治眉目部位疾患。
(三)后头痛
(1)感冒
主要症状:后脑持续性疼痛或兼其他表证。
分析:足太阳膀胱经行于后脑,膀胱又主一身之表。故风寒袭表每致后脑疼痛。
取穴:风池,或加刺昆仑。
刺法:刺风池在头痛止后即出针,以利散邪。刺昆仑可留针。
-
上一篇:经常失眠怎么办 晚饭吃它不容易失眠
下一篇:结石病钟爱这3类人 早看到要早预防